北大荒精神教育读本

发布时间:
2021-04-14
文章作者:
发布人:
平红
动态浏览次数:







北大荒精神教育

读本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北大荒精神


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

顾全大局  无私奉献



八一农大精神


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

务实求真  负重致远

目  录




黑龙江农垦在屯垦戍边、发展生产、支援国家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实出、产业体系健全的独特优势。是国家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要发扬北大荒精神。加强垦地合作,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要深化国有农垦体制改革,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推动资源资产整合、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

--习近平总书记2016525日到黑龙江视察时的讲话

习近平感慨北大荒的沧桑巨变“了不起”


2018925日下午,正在黑龙江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七星农场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在中心信息化平台,他详细了解七星农场如何运用卫星定位、云计算技术等,对万亩田畴实现精准管理。站在高处俯瞰,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一望无垠。水稻什么品种?亩产多少斤?仓储能力如何?机械化率有多高?总书记问得十分仔细。随后,他走进稻田,拿起一把稻穗,看谷粒、观成色。习近平强调,北大荒建设到这一步不容易。当年这里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共和国把这里作为战略基地、把农业作为战略产业发展起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发生了沧桑巨变,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很了不起,令人感慨。北大荒为中国人真正解决温饱问题发挥了大作用。“今天来到这里,很鼓舞信心,鼓舞斗志。

习近平:农业生产不能竭泽而渔

正逢丰收时节,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上几台收割机从远处驶来。习近平一边看收割稻田的景象,一边了解大地号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情况。农场工人们看到总书记来了,纷纷跳下收割机,围拢到总书记身边。习近平询问他们的种粮收入、生产模式等情况。谈到北大荒的未来发展,习近平表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北大荒的土质要不断优化,不能退化;绿色发展要有可持续性,农业生产不能竭泽而渔。他强调,农垦改革要坚持国有农场的发展方向,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调动农场工人的积极性、维护好他们的权益、提高他们的素质,要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机械化水平。总书记说:“衷心希望农业进一步搞上去,衷心希望像建三江七星农场这样的地方,国有农场的现代化农业能够搞得更好、改革能搞得更好,也衷心希望农场的干部职工们生活得更好。”

双手捧起一碗米,总书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 25日下午,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习近平就深入三江平原腹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粮食生产和收获情况。他边听介绍,边向农场负责人询问今年收成如何、有没有病虫害、能否做到连年丰收,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一楼大厅,当地出产的米油豆奶等各类农产品摆满展台。习近平走近前去,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习近平: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

25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向正在实验室工作的科研人员了解谷物品质、土壤测试分析情况。据园区负责人介绍,建三江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在技术推广上坚持科技园区试验示范先行,试验成功后再进行大面积种植。习近平对围拢过来的园区科研人员说,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中国现代化就离不开农业现代化。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农业是不可或缺的。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就要靠优秀的人才、先进的设备、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园区。农业科技大有潜力、大有可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不断提高!

凝聚精神力量 弘扬北大荒精神


2017年,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的王宪魁同志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突出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贯穿高校办学育人全过程,整合用好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接受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洗礼,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道德实践、文明创建活动,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王宪魁曾指出,“八一农垦大学的师生们,继承抗大校风,与垦区人民一道创造了北大荒精神,把边疆沉睡的‘北大荒’,变成了祖国富饶的 ‘北大仓’,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黑龙江省委对八一农大做出的历史贡献的肯定,对一代代八一农大人所创造的精神文化的肯定,值得每位八一农大师生倍加珍惜、发扬光大。

八一农大与北大荒精神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诞生于“十万官兵进军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1958年春,根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国家农垦部的直接组织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万余名复转官兵浩浩荡荡地开进了位于祖国版图东北角的千里沃野--北大荒,掀开了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史上最为壮丽的篇章。

19587月,那个“战天斗地”的拓荒年代,为满足黑龙江垦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对人才和科技的需要,我国农垦事业奠基人、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主持创办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并亲自兼任第一任校长。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黑龙江垦区同生共创、血脉相连,服务垦区是学校始终坚持的重要办学方向。建校以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紧密结合黑龙江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为将昔日荒蛮落后的“北大荒”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为黑龙江垦区培养了大量的中高层管理者和技术骨干,提供了诸多的农业应用技术,享有“垦区黄埔”之赞誉。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建校初期,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校址设在了黑龙江省密山市裴德镇北的裴德峰下,地处边疆农村,缺乏社会依托,办学环境落后,办学基础十分薄弱。建校伊始,学校仅有5名教师、8栋日本侵略军遗弃的旧平房,以及少得可怜的图书、仪器。在王震将军的协调下,学校从垦区中选调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和摘帽“右派”充实到师资队伍中,又从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沈阳农学院、东北农学院、湖南农学院等多所大学陆续选调了大批应届毕业生和在职教师。为满足师生开荒生产和教学实习所需,王震将军多次从各地为学校调拨汽车、拖拉机和配套机具。

1958年至2003年,黑龙江八一农星大学立足边疆农村办学整整45年。其间,虽然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但因地理位置过于偏远,学校的发展建设始终面临着城市中院校所难以想象的特殊困难。45年间,几代八一农大人继承解放军的优良传统,高举北大荒精神旗帜,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使学校逐步发展壮大,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争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创造出了边疆农村办学的奇迹。

2003年,黑龙江八一农星大学抓住了稍纵即逝的宝贵历史机遇,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以及省农垦总局、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经过300天的艰苦奋战,圆了45年的迁校梦。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搬迁的壮举,创造了黑龙江省高校建设史上的奇迹。迁校是八一农大的二次创业,奠定了学校未来发展的基础,迁校后学校的变化巨大,无论是办学基本条件还是内涵建设,都有了跨越式发展。

没有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就没有八一农大”。王震将军创办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目的十分明确,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支援和武装垦区,因此,八一农大是应运而生。建校60年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没有辜负老校长王震将军的期望,以实实在在的办学成果为我国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尽了一份力,特别是在黑龙江垦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北大荒开发建设的辉煌史册中留下了八一农大浓重的一笔。

如今,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自觉肩负起传承北大荒精神的办学使命,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北大荒精神育人功能,将北大荒精神作为一种得天独厚的文化传统和教育资源,全方位融入办学育人之中,出台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北大荒精神育人工程实施方案》,推出“一心+双线+三模块+六个一”等北大荒精神育人新举措,旨在通过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继承并发扬北大荒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争取早日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外,学校还获批了“黑龙江省北大荒精神学术交流基地”,正筹划建设“北大荒精神展示馆”,相信北大荒精神会在一代代农大师生的继承和发扬中,释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北大荒开垦简史


在祖国的东北疆,有片充满无数神奇传说和原始情结的北大荒。据考证,北大荒原本泛指东北原始大荒原,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随着岁月更迭,沧桑巨变,北大荒的范围逐渐缩小为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牡丹江平原和三江平原一带的亘古荒原。当历史发展到今天,北大荒的概念已是黑龙江垦区的特称了。

北大荒地处北国高寒地区。那里地形复杂,气候寒冷,荆莽丛生,泡沼棋布,野兽出没,渺无人烟。寒冷和“鬼沼”使那里成为恐怖蛮荒之地。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聂绀弩在《北大荒歌》中写道:“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和苇塘……大烟炮,谁敢当,天低昂,雪飞扬,风颠狂……”这正是当年北大荒的真实写照。然而,北大荒又以美丽、富饶、神奇闻名于世。那里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一位文人墨客曾写道:“别嫌‘北大荒’,甩袖无边黑土壤。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粮。别嫌‘北大荒’,一脚踩去油汪汪,人勤地不懒,黄金用斗量。”正因为如此,拓垦北大荒为历代统治者和冒险家所青睐。据历史记载,北大荒的开发,可以上溯到辽金,乃至秦汉时期,但有组织的开发则是明清之时。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推行“足兵、屯田、备边”之策;清王朝实行“旗丁”垦荒制、并在此设置垦务局;民国时期曾放荒垦殖;日本侵略者则移民开拓掠夺……无论是历代王朝,还是外来的侵略者,都难以在此立足,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北大荒人,才真正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1947年,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伴随着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一批荣复军人开进了北大荒,点燃了第一把荒火,拉开了开发建设的第一犁,创建了第一批公营农场,唤醒了沉睡的荒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王震将军亲率10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掀起了大规模开发建设北大荒的气壮山河的伟大壮举。之后又有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各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投身到北大荒波澜壮阔的开发建设事业中。一批又一批垦荒大军,前赴后继,开拓前进,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以对共和国的无限忠诚,在北大荒这块土地上,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篇章。

70多年来,黑龙江垦区迅速发展,辖区土地总面积5.54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4363万亩、林地1384万亩、草地509万亩、水面388万亩,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下辖9个管理局、113个农牧场,986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人口达到167.7万人,共产党人以“北大荒精神”将千古荒原变成今天富饶美丽的“北大仓”。

北大荒精神的内涵


北大荒不仅是“天下粮仓”更是“精神大仓”。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北大荒精神,思想深刻丰富,内容博大精深。它集中体现了北大荒人这个英雄群体高度的政治觉悟,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不移的意志品格,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

1.艰苦奋斗--北大荒精神的核心

艰苦奋斗是北大荒人的立身之本,传家宝。它具体表现为北大荒人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苦为荣的乐观精神和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北大荒开发的艰难程度在人类拓荒史上是罕见的。有作家这样描写道:这里是寒冷的世界。呼气为霜,滴水成冰。赤手则指僵,裸头则耳断。每逢“大烟炮”过后,时见雏鹰跌落于林下,孤狼陈尸于河谷;古泉咽涩,大江断流;没有顽强生命力的灵物,怎敢在此生息繁衍?北大荒人就是在这样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开始了创业的悲壮征程。冬天,他们住在莽莽荒原上的马架子、地窨子里,喝着雪水,吃着冻干粮;夏天,风餐露宿,顶风冒雨,人拉肩扛,在从林中、草甸上,开垦出一片片良田,建起了一批批国营农场,为我国农垦事业发展书写了最美的创业诗篇。而今天,时代前进了,生产发展了,我国农垦事业已经有了相当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但创业者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会丢,必将代代传下去。

2.勇于开拓--北大荒精神的精髓

我国的农垦事业一开始就是开拓创新的事业。勇于开拓既是北大荒人的意志品格,又是北大荒精神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突出表现为北大荒人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勤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当年北大荒人通过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开垦荒原,建房筑路,在亘古荒原上建成一个个国有农场,开创了人类拓荒史上的奇迹。新时期的北大荒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从农场统管、统种、统收到建立独户和联户的家庭农场,再到职工分户经营,生产费、生活费完全自理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北大荒人不断探索和创新经营体制和机制,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跨越;从兴办家庭农场,探索土地规模经营,实施现代农机装备工程,发展农业标准化栽培模式化,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阔步迈向农区工业化;这些都是新的创业,依靠的依然是勇于开拓的精神。只要我国农垦事业在发展,北大荒人创新、进取、开拓的脚步就不会停止。

3.顾全大局--北大荒精神的本色

北大荒人从来就是胸怀坦荡的。顾全大局是他们恪守不渝的行为准则;它不仅包括北大荒人最宝贵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还在实践中升华为社会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党中央开发建设北大荒的战略定位旨在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从开发初期支援解放战争前线,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到今天在北大荒建立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北大荒人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重要使命,无论遇到何种困难与挫折,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195410月,中央决定农建二师集体就地转业,而这时正是国家实行军衔制的前夕。连年征战,曾立下汗马功劳的官兵们,本来可以通过授衔获得较高的工资待遇,但他们服从了大局,8300名官兵默默拓荒,奋力创业。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北京一度出现抢购大米的现象。黑龙江省垦总局接到调运2.5万吨大米供应北京市场的指令,北大荒人不讲价钱、不讲条件,立即落实。北大荒米业集团的46条生产线全部开机,一周内即向北京输送2.5万吨大米。70多年来,舍小家为大家,抛己利顾大局,北大荒人义无反顾!

4.无私奉献--北大荒精神的境界

无私奉献是北大荒精神的最高境界。北大荒人视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此甘愿牺牲个利益甚至宝贵的生命。在北大荒开垦中,一大批功勋卓著的老红军、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新生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无限热爱,对壮丽的农垦事业的执著追求,在听到党中央的号令后,自觉地把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为了开发建设北大荒,他们英雄解甲,身先士卒,甘愿奉献,捐躯无悔。无论是青年志愿垦荒队还是数十万城市下乡青年,怀着满腔热血,追求理想,无怨无悔地奔向神奇的黑土地。他们不仅给北大荒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带来了建功立业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北大荒开发建设中深深印下了他们青春的足迹。无私奉献不仅仅是指创业者,还有继承者。在北大荒建设发展中,一批批大学毕业生告别城市,选择到北大荒基层农场创业,成为新一代北大荒人,他们怀着热爱北大荒、建设北大荒、献身北大荒的敬业信念,不讲条件、不怕艰辛、不计得失、不图名利、任劳任怨、忘我工作,为北大荒事业的发展打开新思路,开拓新市场做着应有的贡献。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代表着代代北大荒开发建设者的心声。

现代化大农业铸就“中华大粮仓”


一年可生产粮食400多亿斤,截止到2017年,70多年间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超过6000多亿斤,一年生产的粮食就能为全国将近110的人口提供一年的口粮……这份完美的答卷来自黑龙江垦区。

经过70多年的开发建设,黑龙江垦区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1947年,一批荣复军人在北大荒点燃了第一把荒火,撒下了第一把种子,这把种子自此在这里生根发芽。如今,三代北大荒人在亘古荒原上创造了人类垦殖史上的奇迹,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将这片荒原筑造成了“大粮仓”,引领着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藏粮于地--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备

2017年的初秋,建三江管理局青龙山灌区工程的一处现代化渠首站即将竣工。灌区工程投产后可灌溉水田561.01万亩,覆盖周边9个农场和同江市、富锦市的5个乡镇,灌区渠首站装有全国单体泵站中流量最大、装机最大的泵站,系建国以来建设的第二大灌区工程。

据管理站站长姚景辉介绍,灌区设计采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理念,对地表水、地下水、雨洪资源进行“三水联合调度”,可节约水资源2.97亿立方米,比常规灌区节电约15%。灌区可实现数据自动监测、采集和设备控制,是全国自动化覆盖面积最大、技术难度最高、运行调度最复杂的灌区。灌区建成后,用温度较高的地表水替换地下水灌溉可使粮食增产增效,预计全灌区可新增水稻3.37亿斤,增加效益5.22亿元,与此同时还可以使地下水水位逐步回升。

黑龙江垦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备,逐步提高了耕地质量,实现了藏粮于地。

2018年入秋以来,八五九农场接连遭遇几场降雨,但是第四管理区种植户曲红却毫不担心。原来,垦区的土地整理项目为种植户平整了土地,配套了沟渠,修了田间路,安装了电机井,不仅让土地的产出更高,种植户种地也更省心了,再不用像从前一样,一下大雨就要全家出动去地里排水了。现在每亩地比原来能多打100150斤粮食。

目前,黑龙江垦区基本建成了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四大水利工程体系,通过“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方面建设,实现了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质量安全、抗灾力强的目标,构建了稳定的粮食生产生态系统,让“看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方式成为历史,实现了“十三连丰”。

藏粮于机--农业机械迈向精准化

据统计,黑龙江垦区农业劳均生产粮食35吨,创造了全国最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劳均生产粮食28吨的水平。可以说,黑龙江垦区70多年的农业开发建设历史,也是一部世界农业机械化发展史。

坐落在友谊农场的北大荒农机博览园,收集了北大荒各个时期“服役”的150多台件农业机械,是国内唯一以农机为主题的博览园。这些“钢铁侠”伫立在博览园内,默默见证着农机现代化助力“北大荒”变身“北大仓”的峥嵘岁月。

1978年,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第二作业站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机械现代化试点单位,率先引进美国先进农机,并创造了当年全国人均生产粮食量的最高记录。随着不断适应新时代的生产需求,这里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农业综合科技试验区和精准农业试点单位。目前,全场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42.7万千瓦,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6%,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农业现代化示范窗口。

如今,现代化农机装备已从单纯追求大马力转入精准化时代。精准化种植可以解决传统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高耗能、低效益、资源浪费等问题,是世界农业现代化的新潮流。

黑龙江垦区继续走在农机现代化发展前列,许多农场都拥有世界顶尖的农机设备,配备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农田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系统等。这些技术集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精量播种、变量施肥于一体,可以一次完成深松、浅翻、整地、播种、合墒、镇压等六项作业,旱田耕作从种到收实现了百分百机械化。

同时,垦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各管理局和农牧场都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发展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联合体、农机服务站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黑龙江垦区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262个,合作社资产总额达到17.68亿元,机具11557台套,作业服务面积951.7万亩,年收入5亿元。

藏粮于技--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生产

1949年,黑龙江垦区水稻每亩产量不过300多斤,现在平均亩产1200斤已是很平常的产量。粮食从种到收,听起来是一个简单的自然生长过程,然而要想在同样的土地上产出更多、更好的粮食,科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下属的创业农场是全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场。在他们的科技园区里,每天都在进行着不同机插、不同肥料以及不同栽培模式的水稻种植对比实验。创业农场农业科技园区主任刘洪亮说,不同品种水稻所施的肥都要经过严格配比,插秧密度可以精确到每个穴里有几棵苗。经过科学种植,平均每亩地可提高产量150-200斤。

2017年,垦区共有10个农牧场开展了整建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这些农牧场从品种筛选、农机改进研发、高产高效技术试验等方面着手,开展重点区域共性技术瓶颈协作攻关,进一步挖掘农作物生产潜力。

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促进“种得好”同样功不可没。七星农业物联网服务平台是国家首批大田种植业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全场122万亩耕地上安装了200个视频监测点,目前已有30个视频监测设备投入使用。20171115日光纤全部铺设完成,所有的视频监测设备都将连通。在管理中心几十个大屏幕上同时显示着七星农场第六管理区所有农业相关实时数据。工作人员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看到不同地块的种植情况,水稻品种、化肥用量、种植户的建档信息等都可以在电脑端和手机端显示。七星农场副场长刘成说:“田间安装的传感器等设备可以测量土壤微量元素、地温、水温水量、病虫害情况等,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以防病一次115元来算,全农场可节省1500余万元。”

此外,该管理平台深度融合互联网、3S和大数据等技术,将农业、农机、林业、水利、科技、政务等多项内容进行了统一管理,可实现农产品质量溯源功能,增强七星农业品牌的安全优势,加速农产品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70多年来,垦区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坚持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积极探索推广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等十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建立了水稻“三化一管”、大豆“两密一膜”等十大高产栽培模式。目前,垦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85%,农业科技贡献率是68%。这些科技创新为垦区现代大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粮食单产、品质和效益的大幅提升,垦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跨越新台阶,粮食总产由开垦初期的480多万斤跃升到2016年的411.9亿斤。

如今,黑龙江垦区正向着“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的目标努力迈进。


艰难的“北大荒第一犁”


在北大荒博物馆第二展厅,有一个很旧的犁杖摆在显眼的位置,这就是70多年前北大荒人使用过的“第一犁”。这“第一犁”的背后有着许多曲折的故事……

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东北部分解放区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根据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精神,中央东北局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在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之后,会议领导一再强调:“东北行政委员会和各省都要在国民党难以插足的地方,试办国营农场,进行机械化试验,以迎接解放后的农村建设”“为迎接全国解放,组织亿万农民走集体化、机械化生产道路”“在北满建立一个粮食工厂,培养干部,积累经验,创造典型,示范农民”。今天的黑龙江省在当时划分为五省一市,黑龙江省在北安县,嫩江省在齐齐哈尔市,松江省在哈尔滨市,合江省在佳木斯市,牡丹江省在牡丹江市,一市即哈尔滨市。

6月初,松江省政府主席冯仲云,根据东北财经委员会会议精神着手筹建农场,委任省政府主任秘书李在人为场长,农业科长刘岑为副场长,派了两名通信员,两名干部和一名木工,开始了建场的筹备工作。首先,在哈尔滨市汽船厂、汽车厂等单位招收了11名不同工种的技术人员。其中有看守汽船座机的工人5名,汽车司机3名,看守电影机的技术工人3名,算是建场的技术力量。没有机械设备,就在一个俄罗斯人开设的小工厂里买了伪满遗留下来的两台四铧沙克犁,两台圆盘耙及割草机、搂草机等十几件农机具,又从外县调来了日本开拓团遗留下来的“哈拉马苦”“卡大比鲁”“苦麻斯”三台旧“火犁”。从阿城糖厂买来了11匹役马,三台胶轮车,省政府还给了两台烧木炭的汽车。6月上旬从哈尔滨出发,来到珠河县(今尚志市)一面坡太平沟小山子,当天搭起锅灶,接着就“招兵买马”。小山子一带有很多荒地可以开垦,先遣队即派人前去勘查。当时没有经过技术人员勘测,也不懂得搞建场规划,就决定在此开荒建场。场部设在小太平沟,并在一面坡车站设立了交通站。又从当地招收了14名农业工人,于613日投入了开荒生产,宣告农场正式成立,省政府决定命名为松江省营第一农场。当时省内多处设有机关、部队、学校开辟的生产基地和各县办的农场牧场,后来都建成了公营农场,当时尚未建国,所以这些农场都叫公营农场,统归东北行政委员会公营农场管理局管理。

这里群山环抱,一条条山梁之间,形成了一片片狭长的低谷平原。李在人和刘岑带领工作人员,翻山越岭,考察地势和荒原。先就近选了一片荒地作为基地。拖拉机一进荒地,问题就出现了。荒原坑坑洼洼,拖拉机一开进去,便开始“画龙”。有的挂上犁,东颠西歪,犁铧进不了土。有的犁口入土太深,负荷过大,一下就憋灭了火。有的勉强翻了一圈,不是立垡,就是回垡。一遇上堵犁误车,更是手忙脚乱,没了主意。进入8月份,雨季来临,山水顺坡而下,低谷处成了水塘,高岗地也地表饱和土质更加粘重,机车无法作业。经过40多天的艰苦奋斗,开垦出了93公顷土地,再没有荒地可开了,没有完成冯主席交给的开荒任务,只好另找荒原了。

通过几个月的实践,后来发现该地虽然交通方便,但垦荒点土地零散,难以形成规模,不利于机械耕作,遂于19483月全部搬迁到延寿县中和镇一带开荒。同时,松江省人民政府拨给从苏联进口的纳齐拖拉机8台,人员也增至100余名。这里有伪满开拓团的撂荒地,原始荒原一眼望不到边。场址选定了18马架,但该处地势低洼,不适合机械作业,完成播种面积7950亩后,经省政府同意,又于当年8月向牡丹江地区转移,场部暂住牡丹江市内,场名改为松江省机械农场,主力垦荒队进驻宁安县兰岗、石头一带,当年开荒两万多亩,同时接收了原县大队畜牧场和护路警察队垦荒点,并入耕地万余亩,牲畜近万头,初步形成一定规模。

1948年底,全场干部集中在牡丹江冬训,这时感到农场战线太长,指挥不便,经报省厅批准,做了适当调整,把原来留在延寿的留守人员与当地农场合并,后来改称庆阳农场。其余全部人马集中到宁安县境内,场名又因地得名,1952年定名为松江省国营宁安农场。

1947年创建的农场除了宁安以外,还有通北机械农场和赵光机械农场。到建国前黑龙江创建了一大批农场,它们大致隶属于四个系统:由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直接领导的建场早、规模大的永安等4个农场;东北荣军工作委员会领导的带有较强的部队特点,有较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在生产经营上多为供给制的香兰等6个农场;属原黑龙江及松花江两省省营的以旱田为主,作业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的宁安等8个农场;属于各县县营的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的安达县立农场等40个农场。

从这个北大荒开发70多年的见证物上可以看出,当年北大荒开发的第一犁,是多么的艰难。

王震将军点燃第一把荒火


开发建设北大荒的风雨里程,开辟了一条艰难困苦而又灿烂辉煌的道路。这条道路上洒满了王震将军和几代北大荒人的心血和汗水,在垦区广袤的黑土地上,到处都留下了王震将军的足迹。

在五九七农场建场初期的艰苦岁月里,王震将军冒着风雪严寒,跋山涉水,勘察荒原,选点建场。

19573月,根据王震将军的指示,原在八五二农场光荣村的铁道兵十师转业官兵,奉命调到宝清境内七星河与挠力河汇合处的三角地带开荒建场。经调研、论证、勘察、布点,王震将军又亲赴现场,选定距宝清县城北20公里的大孤山下,大北村以西的付家店作为五九七农场的场址。

五一”刚过,王震将军及苏联专家一行多人在八五二农场领导李桂莲、宝清县长马震山和分场场长冯子明等陪同下,从大北村沿小路步行到开荒点检查开荒情况,碰巧遇到了前往五九七农场打防火道开荒的大型拖拉机。王震将军问:“拖拉机干什么去?”拖拉机手回答:“打防火道开荒。”将军扫视周围人一眼,用征求意见似的语气说:“就在这片荒原上开,看一下扣筏、深度,怎么样?”场长冯子明、生产办主任李录元立即让机组人员调整大犁,先打防火道。当机车行驶百米左右,将军叫农具手下来,他亲自把大犁。防火道打好后,将军带领随行人员一道点燃第一把熊熊荒火。

这第一犁,第一把荒火,吹响了五九七农场边开荒、边播种、边建设的进军号。将军亲临第一线指挥开荒建点的精神,为广大转业官兵树立了榜样,也是一个强有力的动员令。

后来,在友谊农场开荒队的支援下,五九七农场取得当年开荒10.2万亩、播种1.16万亩、新建房屋10131万平方米的丰硕成果,为实现“亘古荒原变良田,大孤山下建家园”奠定了基础。

中国北方共青城--共青农场


南有共青城,北有共青场”。共青城即江西共青城,共青场即黑龙江共青农场。黑龙江共青农场与久负盛名的江西共青城有着同样的历史渊源,且开发早于江西共青城。1955年,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耀邦亲自向青年志愿垦荒队授旗,分别在中国南北方开发创建青年集体农庄和青年垦殖场。1985年前后,胡耀邦同志分别为两地更名,亲题“共青城”和“共青农场”。

共青农场(黑龙江省农垦共青管委会、中国北方共青城)地处北纬47度,东经130度,中俄边境黑龙江畔鹤岗市境内;占地573平方公里,拥有49万亩耕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欧盟IMO、日本JAS、美国NOP有机认证基地;全国首批“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示范基地;国家AAA级风景区。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1955年,毛主席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胡耀邦同志发表了《向困难进军》的讲话,号召“青年要到祖国最需要方去,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以杨华、庞淑英等为代表的一批立志报国的热血青年,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团中央的组织下,树起了新中国第一面青年志愿垦荒队旗帜。随后,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哈尔滨等五省市的2602名有志青年也自愿投入到垦荒队中,先后来到北大荒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垦荒创业生涯。

195667日,胡耀邦同志亲临垦区,慰问垦荒队员,勉励垦荒队员“不要向困难低头,要坚决向困难冲锋!”,要“忍受、学习、团结、斗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听到鸡叫、狗咬、孩子哭的声音,你们要把这里建设成为一座中国的北方共青城市。”

志愿垦荒青年不负团中央的殷殷嘱托,来到共青农场开荒种粮,建立家园,创建了北京庄、天津庄、河北一庄、河北二庄、胶南庄、临朐庄、惠民庄和哈尔滨庄等八个青年集体农庄,铸就了“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团结友爱、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精神。他们与后来的转业官兵、支边青年及城市知青一起开发建设共青农场。

2011年,共青农场依托厚重的青年志愿垦荒文化底蕴,大力弘扬青年志愿垦荒精神,实施了以打造“历史记忆之城、精神传承之城、产业发展之城、幸福小康之城”为目标的“中国北方共青城”发展战略。农场将青年志愿垦荒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融入到了农场的城镇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等众多领域。农场完成了1117模式的城镇建设规划,即一城,一座北方共青城;一馆,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一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七庄,新建七个以北京庄、天津庄、哈尔滨庄、河北庄、山东庄、军垦庄、知青庄命名的垦荒文化建筑群——新型职工住宅群。一城一馆一基地七大庄的城镇建设模式,使共青农场的城镇建设独具青年志愿垦荒文化底蕴,具有山水森林生态特点,体现了城市品位和人文精神,提升了人居质量。

201310月,共青农场正式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全国团干部培训基地”;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命名为“省级青年创业园”;先后被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宝泉岭管理局命名为“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青年干部培训基地”“青年创业实践基地”,成为全国校媒联盟“全国大学生校媒记者培训基地”。

201411月,团中央为进一步加快共青农场发展,发挥共青农场全国三个基地作用,团中央书记处研究决定,由团中央牵头成立支持共青农场发展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支持共青农场发展的重大事项。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设立了农垦共青管理委员会。团中央农垦共青管委会作为黑龙江省政府派出机构,被赋予财税职能和独立项目审批权。管委会的成立标志着共青农场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是建场以来的重要里程碑。

经过60多年的开发建设,共青农场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农垦新城,农场的经济建设、城镇建设、文化建设和民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胡耀邦同志将这里建成“中国北方共青城”的夙愿变成了生动的现实。


天下第一场--友谊农场


友谊农场号称中国第一农场,隶属于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南,三江平原大片沼泽地边缘,场西南有七星河环抱,与宝清县为邻,西北有漂筏河、扁石河围绕,与集贤县、富锦市接壤,锅盔山余脉零碎地坐落在西邻,成为与双鸭山市和集贤县的天然屏障,三江系大片的原始荒原、长期积水的沼泽地,遥延挠力河谷和乌苏里江畔。

场区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44公里,区域内总控面积1888平方公里,全场辖区11个农业分场,7个公司,118个农牧渔业生产连队,总人口12.5万人。友谊农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充足的能源。境内有耕地137.8万亩,林地24.8万亩,牧地草原11.8万亩,苇塘10万亩,水面9.9万亩,可垦荒地28.1万亩,友谊地下蕴藏着石灰石、汉白玉、原煤等12种矿藏,储量大、品质高,开发前景广阔。

友谊农场,是苏联政府援助建立的大型机械化谷物农场。19541012日,到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周年庆祝活动的苏联政府代表团致函毛泽东主席,提出帮助我国建设一个拥有二万公顷播种面积的谷物农场,赠送一批机械设备并派专家进行指导。毛泽东主席当即复函表示欢迎和感谢。农业部随即派中苏两国专家进行勘察选址。127日,国务院决定在黑龙江省集贤县三道岗建设一个大型谷物农场,并命名为“友谊农场”,并选定三道岗东北8公里处作为总场场部,任命王操犁(黑龙江省农业厅厅长)为场长。1221日举行升旗仪式,象征着友谊农场的诞生。它的起步就被国家定位现代化农场标准,要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1992年,友谊农场总场下设11个农业分场,全场总人口12.5万人。友谊农场场区地处三江平原腹部,地势平缓,土地连片,是我国最大的机械化国营农场。农业机械化综合程度达90%以上,五分场是我国北方旱粮现代化生产试验基地,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99110日,龙山镇北峰村附近的“有利南山城址”、兴盛乡向阳村附近的“兴隆山遗址群(15处单体遗址)”、兴隆镇长胜村附近的“长胜遗址群(42处单体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占全县文物遗址总数的47%。这些文物遗存的发现,打破了“北大荒亘古荒原无人烟”的传说,改写了三江平原的拓荒史,填补了黑龙江省区域汉魏时期历史的空白。

友谊农场经过几十年不断发展建设,在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基地建设上,已实现了基础农田设施配套化、农业机械装备精良化和高科技集成转化应用模块化的“三化模式”,农业标准化覆盖率100%;友谊农场标准化农田综合农业机械化率98%,农机总动力42.7万千瓦;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8%,奠定了友谊农场粮食生产优质、高效的坚实基础,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71月,国家发改委、中宣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中央党史研究室等单位公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友谊农场位列其中。

70余年蹉跎岁月,70余年风雨兼程。在这片令世人瞩目的黑土地上,友谊农场人在我国现代化农场建设史上创造了十个第一:我国“一五”期间全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由国务院任命农场场长的大型谷物农场;全国第一个由原苏联政府赠送成批农机和设备,援建的农业机械化农场;全国第一个启用经国家农业部批准的农场场内土地整理平面图,使农场开发建设走向正规化、科学化的农场;全国第一个引进国际最先进农业机械,率先实现农机现代化的农场;全国第一个接受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视察指导的农场;全国第一个实施精准农业项目,农业生产迈进智能化、数字化的农场;全国土地总控面积第一、耕地规模第一、农场总人口数量第一、农场创建以来累计产粮第一的农场。

友谊农场现代农业的大气磅礴,城镇风光的各异风情和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彰显了友谊农场这块神奇土地的无限魅力,是北大荒开发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长满北大荒故事的黑土水乡--雁窝岛


八五三农场(雁窝岛)位于三江平原东部、完达山北麓,总面积1228.6平方公里。19569月,由王震将军亲自选址建场。195610月开始组建,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8503部队代号定名为八五零三农场。同年11月,正式命名为八五三农场。1961年,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亲笔题写雁窝岛。八五三农场是北大荒精神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不仅可以追寻雁窝岛的远古历史,还可以领略四湖一岛的美丽传说

19686月,组建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编为第三师第二十一团。19762月,撤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农场体制,仍改为八五三农场。下设7个农业分场和7个经营林、牧的场队。

八五三农场地处三江平原南缘,场区北部为低平原,西临蛤蟆通河,宝清河纵贯场区,河网密布。所属四分场就是三面环水,一面沼泽,车马难进,开垦难度最大的“雁窝岛”。它的开发事迹被加工改编成电影《北大荒人》,“雁窝岛”之名流传全国。

以潜水挂钩英雄任增学为原形的一批艺术形象走入千家万户。以林予、丁玲、陈明为代表的“雁窝岛作家”集体登上了北大荒的现代文坛。晁楣张明昌、方仁寿、方元、张朝阳等版画家的许多优秀作品在全国及世界各地展出。顾震夷、杨荣秋、王黎光等创作的歌曲及曲艺作品成为北大荒的文艺精品之作,影响了几代北大荒人。

神奇雁窝岛,北大荒的象征。八五三农场有着艰苦奋斗精神的光荣传统,北大荒文化,源于北大荒艰苦卓绝的开发、建设和生活,北大荒第一部长篇小说《雁飞塞北》第一幅版画《荒原春夜》、第一部话剧和电影《北大荒人》(原名《雁窝岛》)等文艺作品均创作于八五三农场。这些作品鼓舞着几代垦荒人奋勇向前,也让世人知道了在中国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北大荒,和北大荒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北大荒的开发汇集了转业官兵、支边青年、科技知识分子、城市知识青年、各地移民等五湖四海的人们,在建设北大荒的史诗中,开发雁窝岛是最精彩的一幕。罗海荣、张德信、陈越玖、张梅玲、李晓军等英雄的名字,把雁窝岛的故事,永远镌刻在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历史丰碑上。

北大荒文化,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弘扬。为繁荣北大荒文化建设,农场富有前瞻性地以文化引领发展,以文化扩大社会影响力,积极挖掘文化潜能,全力建设有文化品味的红色旅游经济带,让红色旅游、湿地生态旅游、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民俗风情旅游迅速崛起,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雁窝岛开发建设英雄群体--系列故事

1957年春天,王震部长亲自带领勘察队进入雁窝岛勘察并点燃了开荒的第一把火。3月中旬在分场部宣布成立了雁窝岛开荒队,任命王志敏为队长、李柏为副队长,全队共有37人。

331日一早,总场就派来两台斯大林80号拖拉机,载着由王志敏、徐维新、王国才、柳雨新、戴泽钧、朱兴德、张文焕、刘景春、任增学、车守松、杨民主、小韩12人组成的“进岛先遣队”冒着暮春的冰雪闯进了雁窝岛。傍晚时分,机车终于开到了长尾巴林子,建立了开荒队的临时队部。

大地开始解冻,拖拉机运来的备耕物资和生活用品越来越多。天气也一天比一天暖和起来,但新的困难也接踵而来。白天雪化得遍地是水,一到晚上就又冻住了。清早起来,鞋子冻在地上拔不起来,大家只好用铁锹挖鞋子,穿着冰冻的鞋去上工;到了中午,脚暖冰化,鞋子鼓胀着水,一走一咕唧;傍晚以后,又越穿越硬;第二天早晨还得把刚从被窝里伸出来的热乎乎的脚,硬往两个冰窟窿里塞。脚冻肿了,裂了口子,但谁也没吭声。吃饭也成问题。地上一米深的雪,地下一米多深的冻土,灶也没法垒;吃水只有化雪,化了几大锅雪,还不到半锅水,做一顿饭就得两个钟头;一只行军锅,一把铲子,这就是全部炊具;没有锅盖,不能焖,只好吃半生半熟的面疙瘩;菜又只有干白菜,煮在面疙瘩里,又难嚼,又没味,但谁也不曾叫过一声苦。

424日夜,风雨交加,抢运物资的6台拖拉机陷进了神秘莫测的“大酱缸”。2米多高的大型拖拉机,只剩下不到半米的驾驶棚和排气管露在水面。总场领导闻讯赶到,专门成立了由总场副场长王云仙、三分场场长张汉荣、机务科长吴信达等人组成的救车指挥小组现场指挥。救车指挥小组和战士们一起开“诸葛亮会”,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如用原木垫在机车的下面,防止机车继续下沉;将木头绑扎成木排,铺在拉车的路线上。农垦局从150公里外的友谊农场拉来绞盘机,军垦战士将几吨重的绞盘机分解开来,把零件一件一件地扛进岛去装配起来。随后,几十人趟着泥水排成纵队,硬是将长达五百多米、重达几千公斤的钢丝绳扛过了“大酱缸”。

拉车战斗开始了,谁知连一台靠得最近、陷得最浅的拖拉机都没拉出来,绞盘机的齿轮就被打坏了--7吨的绞盘机,哪能拽动12吨重的拖拉机呢?

王震将军闻讯后,派人送来了一台30吨的大型绞盘机,等到把绞盘机拆卸、运输、安装完毕时,已是5月上旬。

在拉一台重达14吨的斯大林-80拖拉机的时候,由于车陷得太深,拖拉机的牵引钩埋没在冰水下的泥浆里,钢丝绳怎么往上挂呢?关键时刻,车守松、潘付林、梁友、王恩龙等先后几次潜入泥水中挂钩,都未成功。紧接着,原首都警卫师的转业战士、共产党员、包车组长任增学脱了棉衣棉裤,拽着钢丝绳头跳入冰水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在毫无防护用具的情况下一个猛子扎下去,好半天才上来。稍作喘息后,他又一个猛子扎下去。当他第二次探出头来时,已经是满面泥污,但是,仍然没有挂上钩。有人要换他,他不让,喝了两口酒,再一次潜下去。当他第三次探出头来时,只说了一句话“挂上了!”就昏倒在同志们的怀中。

接着在车守松、戴泽钧、梁友、任光明、杨民主、王周才、张起玉等机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6台拖拉机全部拉了出来,开进了雁窝岛。战胜“大酱缸”的故事,也成为开发雁窝岛的诸多传奇故事之一流传开来。

罗海荣在开发建设雁窝岛的过程中,第一个长眠雁窝岛的复转军人。1958年,还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通讯排当通信员的罗海荣,积极响应转业开发北大荒的号召,来到八五三农场四分场(雁窝岛)一队。8月,正是黄金季节,雁窝岛四面皆水,拖拉机油料及大批物资堆在河对岸运不进去,眼看要断油停车,为了不耽误生产,他自报奋勇参加了“水上运油队”渡河运油桶,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抛下了怀孕的妻子,献出了自已年仅26岁的生命。

明江王震将军的警卫员,转业来场后,在支援北京十大建筑的备料过程中,他发高烧还驾驶“东方红”运木料,被领导下令硬“捆”了回去。他精心改革了“东方红”拖拉机行走支重轮油塞,经厂家和农垦部批准,同意按他的图纸改装,被农垦部授予机务技术改装能手,参加了省科技研讨会,并出席了全国四大垦区科技学术专题经验交流会议。在1991年龙口夺粮中,他随退休老同志一块下地抢粮,两天吞下86片去痛片,4天任务1天半完成。领导送他“军士之家”、“红军后代继承人”称誉。

桂芬农大毕业后志愿来到农场,领导安排她去农业科,她却坚持要到生产队。

在最基层,她与大伙儿一起跟班作业。顶着晨星下地,踏着月色归来,用手扒开一垅垅黑土查点下种米间粒数,伴着油灯写出一份份作业情况分析和改进措施。小麦发生了绵虫灾害,她冒冷露、顶烈日、忍蚊蠓,挨饥渴成天蹲在地里研究绵虫生活习性,终于治住了虫害。

1972年秋天,淋巴癌入侵了她的机体,倔强的她,瞒着大家,忍着剧痛,在第一线坚持再坚持,直到生命的最后。

人们在清理她遗物时,发现了一封写给男朋友的信,信里还夹着一朵蒲公英。信是这样写的:“…这几天我病了,病得好怪,心里总爱回忆过去,眼前总是出现你的影子,咱们在大学里相爱,花前月下,山盟海誓,何等甜蜜啊!就只为毕业去向分歧,你我天各一方。四年里,你我都在苦苦地等,苦苦地盼,你等我回心转意回到大城市,我盼你来到我身边,一道把小麦品种培育…”“我是个女人需要爱,需要你,但我舍不得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黑土,更舍不得这里的人。我要象这蒲公英,喝的是苦水,育出的是清香…”“过春节我要回家探亲,咱们再敞开心扉谈一谈,不要让我们的心再在孤独痛苦中煎熬了…”。

这封没有来得及发出的信,揭开了姑娘心底的秘密,展示了姑娘高尚的灵魂。

老垦荒战士龚宗儒用一首七律诗,真实地再现了垦荒初期的艰苦条件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留得丹心谱春秋


壮怀热血无所忧,屯垦戍边无所求。

柳条草绳扎锅刷,窝棚马架顶寒流。

黑夜狼嚎心不跳,白水豆箕食无忧,

历尽荒岛千般苦,留得丹心谱春秋。


这些英模是开发雁窝岛英雄群体杰出代表,他们是黑土地忠诚的儿女。他们用灼烫的黑土、坚硬的山石作材料,以风雪雷电作刻刀,历经漫漫岁月凿刻而成雁窝岛英雄群体的群雕。

青年志愿垦荒队发起人--杨华


垦荒队,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曾激励过全国青年,影响整整一代人。杨华,作为垦荒队发起人之一,曾亲手接过团中央授予的“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大旗,高举着这面火红的旗帜,挺进萝北荒原,把她深深地插进北大荒这片黑油油的土地。他的名字,曾轰动过全国,成为50年代青年人的楷模。

赤子之心

杨华,1932年出生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黄村乡一个贫农家庭。北京解放那年,父亲当了土改小组长,他天天跟着父亲跑前跑后,成了全乡人人皆知的小土改积极分子。19506月,清华大学的学生下乡,住在他们乡里,帮助建立了团组织,他第一个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担任了团干部和乡里的民兵队长。1951年年底,区里举办整党训练班,他作为积极分子参加了学习,系统地接受了党的知识教育。1952年元旦这天,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当选为西黄村乡乡长。他一边处理乡政事务,一边参加田间劳动,掌灯后还要参加夜校学习,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他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是满意的,唯独不满意的是他所在的乡由于首钢扩建,土地面积越来越小。他觉得做为一个立志务农的新型农民,用武之地太小,应该在更广阔的田野上施展自己为国家多打粮食的抱负。19526月,杨华参加了北京市第一期乡干部文化学习班,学习班上,老师讲国家形势时,讲到了我们国家还有很多荒地没有开垦,将来国家一定会组织人去边疆开荒。杨华在讨论时就表示:以后要到边疆开荒种地,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1953年,18岁的杨华作为年轻的乡长、区劳动模范,参加了北京市第四次农村工作会议。首长在讲话中讲到,全国还有4亿多亩沉睡的荒地等待人们去开垦。他激动得睡不着觉。会议讨论时,他说着说着竟跑了题,要求到边疆去开荒种地,主持讨论会的区委秘书长王召月笑着说:“讨论正题吧,将来有开荒任务,我一定推荐你去。”杨华亮开了大嗓门说:“好!咱们说定了。到时候别忘了让我第一个去。”看到这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乡长激动的样子,在场的人全笑了。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

19553月,毛主席发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为实现党中央的“一五”垦荒计划,团中央首先开始探索,组织代表团赴苏学习,参照苏联共青团垦荒的经验,承担了组织青年参加垦荒的任务。

195562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舒学恩到各区物色青年垦荒队的带头人。石景山区秘书长王召月不食前言,立即推荐了西黄村乡乡长杨华。舒学恩找到杨华,告诉他团中央准备组织青年垦荒队到边疆开荒,问他愿不愿意去。早有此愿的杨华,当即表示:“愿意去。”

党的需要,就是青年的志愿--这是50年代青年的共同心声。195585日,杨华和另外4名青年团员在团中央会面了,五颗年轻的心被时代赋予的重任激励着。他们聚集在一起,兴奋地议论着未来的垦荒队,他们提出:不要国家一分钱,用我们的双手,建起新的生活、新的家乡,并商定三条原则:必须绝对自愿;不要国家一分钱投资;去了就不回来。

816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在头版头条全文发表了杨华等5位青年的申请倡议书。一时间,在首都北京,在全国各大城市,引起强烈反响。首都沸腾了!几天之内,就有700多人报名要求加入垦荒队,超过了需要人数的10几倍。

全国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诞生了。陈启彬任党支部书记,杨华任大队长。60名身强体壮的青年,聚集在团中央大楼里,精神抖擞地参加了临行前的学习。

830日,北京各界青年1500人,为垦荒队举行了隆重的欢送大会。小小的礼堂,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浓重的爱国主义热浪。会上,团北京市委第二书记王照华热情称赞:“首都青年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组织了祖国的第一支垦荒队。”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作了《向困难进军》的讲话,他称赞道:“你们是光荣的第一队,你们的行为,是英勇的行为,是爱国的行为”“你们是垦荒工作的星星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他号召青年到黑龙江后要“向困难进军!有一千条困难,就要打破一千条,有一万条困难,就要打破一万条。”随后,胡耀邦同志代表团中央把一面绣着“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几个金色大字的旗帜授给了垦荒队。队长杨华代表60名垦荒队员接受了这面凝聚着重托和期望的队旗,向团组织和全市青年表示决心:“要在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建起新的团支部,建立起新的村庄和新的生活”。

当天下午6时整,墨绿色的车厢载着歌声,载着欢乐,载着60颗赤诚的心,向着亘古荒原进发。

告别了母亲,

背起行装,

踏上征途,

远离故乡。

穿过那无边的原野。

越过那重重的山岗。

高举起垦荒的旗帜,

奔向遥远的边疆。

勇敢地向困难进军,

战胜那风暴冰霜,

……”

嘹亮的歌声从列车中传出,响彻在祖国的上空。垦荒队员们高擎着向困难进军的大旗,高唱着向困难进军的战歌,开始了垦荒大业

荒原扎根

195594日,杨华带领着垦荒队员,来到了人烟稀少的萝北荒原,在一个小桦树林中,支起了帐篷。

北大荒、真稀奇,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北大荒的土地肥到家,黑油油的土地冒油花,撒下种子就发芽,插根木头能开花。”北大荒这片亘古荒原,传颂着这支有口皆碑的歌谣。但是,请不要以为这里是令人忘情的伊甸乐园。大自然在无私地赐予之前,需要刻薄地索取人类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当年日本侵略者曾垂涎于北大荒的肥沃土地,派出开拓团垦荒,以失败告终;历代统治者想开发北大荒,也未能如愿。作为垦荒队的扛旗人杨华,他深深知道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该有多么重,严峻的考验就在面前。

垦荒队员住进帐篷的当晚8点多钟,大家正在写信,狼群突然包围了帐篷,黑咕隆咚的天底下,不知来了多少狼,此起彼伏瘆人的嗥叫,阴森森荡人心魄。杨华指挥着队员们在帐篷的四周点上火堆,以保护马匹和人们的安全,狼近了就打一阵枪,直到天亮,狼群才撤走。第二天晚上9点多钟,狼群又来了,而且比第一天来得还多,叫得更凶,杨华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清荒工作,让大家都休息,他带着几个队员,持枪值夜班,警惕地守卫着。帐篷外,是饿狼的嗥叫,帐篷内,是劳累了一天的战友们匀称的酣声。狼群实在逼得太近了,杨华无奈,只得放几枪,清脆的枪声划破夜空,惊醒了那个紧靠门边睡觉的小伙子,他猛地蹿下地,一面高喊“打狼”,一面操起木棍就往外冲,幸亏被杨华拦腰抱住。狼群包围帐篷三个晚上,终于不来了。后来有一天,西边的太阳还没落山,队员刚收工,来了一支瘸狼,四支枪一齐开火,没打上。大家拿起木棒就追,刚追到西边的小山包,狼群迎面冲来,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吓懵了,掉头就跑。杨华和几个持枪的战友断后,边开枪边撤,终于安全地回来了。为了对付贪婪的饿狼,杨华和战友们,把死马肉里包上雷管炸药,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赶走了狼群,也惊醒了沉睡的大地。

1955910日,在人迹罕至的萝北荒原,垦荒队举行了简单而又隆重的开荒仪式。他们面对茫茫荒野,站在高高飘扬的垦荒大旗下,庄严地举起了右手:“我是一个青年垦荒队的队员,我志愿来到萝北县,面对祖国的河山,脚踏着边疆的荒地,肩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宣誓:第一,坚持到底,不作逃兵,要把边疆作家乡。第二,勇敢劳动,打败困难,要把荒地变成乐园。第三,服从领导,遵守纪律,决不玷污垦荒队的旗帜。第四,完成计划,争取丰收,为后来的青年们开辟道路。”中共萝北县委书记阮永胜亲自在仪式上剪了彩。随着队长杨华的一声令下,四台套着六匹马的垦荒大犁,在千年沉睡的荒原上翻起了一层层黑色的泥浪,碧绿的草原变成了黑褐色的良田。

垦荒生活异常艰苦,万顷荒原人迹罕至,大自然在这里恣意地显示自己的威力,到处是攀蔓的野树,丛生的杂草,野兽出没,瞎虻成群。要在这荒原上扎根,就必须先向大自然争回一块生存之地,然后才能征服大自然。队员们先向那密密层层的野树杂草展开了进攻。北大荒的瞎虻多得惊人,只要队员们一进入杂草中割草,瞎虻就像捍卫自己的领地一样,成群结队向人袭来,拼命又叮又咬,令人痛痒难忍,一巴掌就能拍死七八个。开始,他们一边干一边赶瞎虻,结果哪头也顾不上。后来,他们索性用毛巾把脸、脖子围起来,一头扎进草丛中,猛割起来,哪里的草割完了,哪里的瞎虻也就少了。队员们风趣地说:要不是咱们这样拼命把草割完,瞎虻哪肯搬家呀。北大荒的10月,已开始结冰,为了盖房,队员拧拉哈辫,把手冻肿了,被冰碴划出道道血口子。10月底,杨华带着他的战友们,盖起了第一排简陋的草房,喝上了自己打出的井水。

与割草建房相比,可以说开荒更为艰苦,过去,队员们没有见过开荒犁,刚一扶住犁,试着吆喝一声,东北马听不懂北京人的口令而惊了,拖起犁蹦出几米远,把扶犁的人甩出很远,有时摔在树疙瘩上,两手被划得鲜血淋漓,开一天荒真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杨华带领着他的战友们没有退缩,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就是用这种精神,他们学会了扶犁开荒。60天后,1200亩荒地翻了身,其中有350亩已耙过了两遍,荒草漫掩的亘古荒原露出了美丽丰腴的肌肤。

他们争得了一块生存之地,队员们编诗来歌颂大荒原和自己的垦荒事业。

北大荒这个地方,真妙!

我们一到,

肥沃的草原,在微笑,

狼狍野鹿在哀叫,

轻松悠闲的生活,我们垦荒队员不要!

把第一个丰收年,送给祖国人民瞧。

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进北大荒后,天津、哈尔滨、河北垦荒队也相继来到这里。为了统一领导各垦荒队,根据团中央的指示,1112日,成立了萝北县青年垦荒工作委员会,由共青团天津市委书记宋三洪任垦区主任兼党委书记。根据北方冬季高寒的特点。垦区领导决定把几支垦荒队统一编为四个大队。杨华受命担任了牵动全局的运输队长。他带领着几十辆马车,住在萝北县的大车店里,到肇兴江边运木材。阴历1113日,跟往常一样,队员们起得很早,套上马车就出发了。这天是当地人称为“哑巴冷”的天气,一出门大家都觉得脸像刀割一样痛。路上,有的队员耳朵冻白了,手冻硬了,脚冻得下不了车。车到目的地,缺乏防冻经验的队员们争着上前烤火,有的队员脸、手、耳朵眼看着起了大水泡。一位队员鞋烤热了,往下脱鞋十个脚趾盖连同鞋一块被拽了下来,鲜血直流,火辣辣地钻心痛。老乡们看到之后,赶忙把后进屋的队员拽过来,用雪给他们搓。告诉他们这样天气走远路,脚痛了要跟着车跑一会,皮手套要经常拍打,皮帽子要反戴着,这样能护住前额,还手把手地教给他们许多防冻的办法。

创业时的生活太苦了。雨季,杨华和他的战友们住马架睡帐篷,一觉醒来鞋漂走了;蚊子、瞎虻、小咬、三班倒;冬季,零下40多度的严寒,10月份才抢盖起的草房变成了“水晶宫”。晚上睡觉带着皮帽子,清晨醒来,头发、眉毛、胡子变成白色。吃的是窝窝头和盐水煮黄豆。

在这样恶劣的生活条件面前,个别人动摇了,打起背包想开小差,尽管杨华等领导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但那位领头卷铺盖卷的人仍执迷不悟。一人动,全军摇,所有的眼睛都盯着扛旗人。杨华急眼了,猛地咬破右手中指,在大小不等的几块硬纸板上写下了“我是荒原上的一名垦荒战士,我要永远做个垦荒战士,不做逃兵。要依靠党,依靠群众,去克服一切困难,要把一切献给祖国”。血是鲜红的,字迹也是鲜红的,垦荒战士的心更是鲜红的。最后他在血书上连盖了3个印章。一个个鲜红的字,凝结着他对党、对垦荒事业的无限忠诚。队员们在杨华的带动下,纷纷表示了扎根荒原,战胜困难的神圣愿望。

人心稳了,干劲来了,杨华又带上运输队住到山里搞运输。新年后的一天,午夜12点多钟,有个队员兴高采烈地把杨华喊起来:“队长,快起来,下大雪了。”

杨华急忙起来,出去一看,厚厚的积雪足有80多厘米深,把门都堵住了。在北京哪里见过这么大的雪呀!大家兴致勃勃地喊叫着:“下大雪了。看大雪呀!”这时,杨华猛然想到,这么大的雪不把木头全埋上了吗?怎么运输?还能完成任务吗?大家一听,全愣了,怎么办?队员们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杨华。杨华当即决定:“做饭,喂马,上山!

天,还黑蒙蒙的。杨华在前边踏路,运输队借着银白色的雪光上路了。

这天晚上,垦区党委书记宋三洪和县委的同志一看铺天盖地的大雪急坏了。天还不亮,宋三洪亲自带着救援队伍,扛上铁锨,骑马向杨华他们的驻地奔来,远远看到帐篷埋在雪中,只剩下一个顶尖,就放开嗓门喊:“杨华,纪英!”当他们到驻地跟前一看,全惊呆了!帐篷里一个人也没有,一排零散的脚印、车印直通山里……“快追!”翻过一个山头,远处传来震天撼地的号子声,杨华正领着20几个英姿勃勃的小伙子往大车上装木头呢!宋三洪看到这个场面,眼睛湿润了,激动地高喊:“小伙子们,你们干得好!干得好啊!”

严寒的冬天,垦荒队员们就是用这种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伐木6万棵,运回了可建1200平方米住房的木料,砍柴150万公斤,割草15万公斤,编草帘子1600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56年春天,萝北青年垦区根据垦荒队员的籍贯,分别建立了八个集体农庄,杨华担任了北京庄主席。到1957年,北京青年垦荒队经过三易其庄,终于在白云石山下正式选定了庄点,庄前蜂蜜河,庄后鸭蛋河,依山傍水,土质肥沃,风景优美。这就是现在的共青农场北京庄(第七生产队)

1959年,青年垦荒队并入了国营农场,杨华先后调任过几个生产队的主要领导。他走到哪里,就把“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带到哪里,先后改变了所到生产队的面貌。1974年,他担任了农场副场长。

杨华志属黑土地,情钟黑土地,他把理想追求深深地植根于黑土地之中。黑土地也为他实现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崇高理想,提供了纵横驰骋之地。

沃土根深

共青农场的大部分耕地靠近嘟噜河、鸭蛋河。每逢汛期,两河洪水泛滥,淹没农田。仅1984年就淹没农田20万亩,其中14万亩眼看到手的庄稼,颗粒无收。有一个家庭农场的场长,看到一年辛辛苦苦的果实,被洪水吞没,抱着场长的腿失声痛哭。而对这样的场面,杨华的心被刺痛了。1985年,又一次洪水泛滥。十几万亩农田再次被淹没。

巨大的损失,惨痛的教训。农场领导决心根治洪涝灾害。这一艰巨的任务,落到了杨华的身上。

北大荒的3月,仍是寒风刺骨,为了及早准确地绘制出修筑防洪堤的图纸,他带着水利科的同志开始了对作业区的全面考察。他们趟过刺骨的冰水,冻红了双脚;坑坑洼洼的草甸子,扭肿了脚脖子,锋利的三棱草把脚脖子划得道道血口。每次踏查,个个都像扭大秧歌似地在塔头墩子上蹦蹦跳跳,连小伙子也累得气喘吁吁,汗水淋淋,但年过半百的杨华总是走在他们的前面。踏查,不但辛苦,有时还有生命危险。一次,他带领人员踏查沼泽地段,为了安全,他让大伙原地待命,自己摸索着在一人多深的苇草中向前探路,可刚刚踏进沼泽地,只听“扑嗵”一声,他掉进了地裂子沟里,瞬间,刺骨的凉水淹没到他的胸部,幸亏大家及时赶来把他救出,才免遭意外。

水利施工任务紧,踏查工作异常艰苦。杨华患了重感冒,同志们都劝他休息,场长听说了亲自找到他,让他住院治疗。可他看到水利施工正是紧张阶段,他硬是不肯休息,仍然亲自带队踏查,并到施工现场指挥机车作业,检查施工质量。施工队住在大帐篷里,晚上用的是昏暗的煤油灯,一年在野外作业七八个月,条件很艰苦,但当同志们看到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老场长每天和他们在一起时,干劲倍增,拼命工作,天天超额完成任务。经过他和施工队的一年多的艰苦奋战,到1987年汛期前,嘟噜河45公里长的防洪堤竣工了,质量超过设计要求。这年汛期,降雨量超过了19841985年,杨华连续三天在大堤上观察,堤内洪水滔滔,堤外麦浪滚滚,大豆、玉米随风荡漾,看到这一切,这位工程指挥者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年,农业获得了大丰收,单产总产双超历史,农场给水利科记集体二等功,杨华被评为管局、总局劳动模范。

嘟噜河防洪堤竣工后,杨华又立即带人开始对鸭蛋河防洪堤的修复加固工作。晴天他亲自指挥施工,越到汛期的大雨天,他越领人去鸭蛋河巡看大堤,他要在洪水流量最大时,确定原有的防洪堤设计是否合理,做出正确的决策。他要察看哪里是险工要段,以便修复加固。有一天,正下着大雨,杨华披上雨衣,从九队的鸭蛋河防洪堤地段向下游检查,走了10多公里路,当来到七队防洪堤段时,发现堤坝已被洪水冲刷掉一半,堤外已开始有渗透现象,他立即组织人力抢修加固,保住了下游几千亩农田没被水吞没。

1988年,农场要建日处理600吨的粮食处理中心,杨华在抓水利工作的同时,又接受了这项任务。为了保证粮食处理中心在麦收前竣工,他抓紧时间,日夜奋战在施工现场。一次,在吊装烘干炉时,他亲自指挥,由于吊车停吊过快,挂钩铁屑飞出,打在他的左眼眶上。顿时,鲜血从额头上流下来,在医院缝合包扎好一寸多长的伤口后,医生让他住院观察,可眼见施工正在关键时刻,他出了医院,又回到了施工现场。粮食处理中心在麦收前按期完工。

近几年,杨华似乎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场部地区地下水严重污染,化验结果,人们吃的水仅大肠杆菌就超标60多倍,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1990年末,他又接受了场部地区自来水施工任务,为了人民的健康,已59岁的杨华又日夜奔波在自来水施工工地上。

36年来,杨华把自己的青春年华乃至全部精力都献给了北大荒的开发和建设事业,成为开发建设北大荒千百万开拓者的一面旗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最初誓言。他曾多次获得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1955年、1959年两次出席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并荣获奖章;1957年出席了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出席了黑龙江省青年垦荒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同年出席了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1959年,1960年出席黑龙江省团代会,并被选为第三届团省委委员;1974年,1979年出席了黑龙江省青年上山下乡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8551日参加全国新长征突击手表彰大会,并受到党的总书记胡耀邦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


在我国1962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一元券上有位英姿飒爽的女拖拉机手,她的原型就是我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

从童养媳到女拖拉机手

1930年生于黑龙江省明水县,黑龙江1945年就解放了,是全国最早解放的省份,解放区轰轰烈烈的运动让我摆脱了童养媳的命运。”梁军深情地回忆着,思绪似乎又回到了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时接受党的教育,整天唱着革命歌曲。1947年我到黑龙江省委在德都县创办的一所乡村师范学校萌芽学校学习,边劳动边学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刘胡兰》等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苏联电影《巾帼英雄》。电影中的主人公巴沙是一位拖拉机手,战时与德国法西斯作战。从那一刻起,我就立志成为一名女拖拉机手。”“1948年,机会终于来了!”梁军回忆道:“黑龙江省委要在北安开办拖拉机手培训班,我们萌芽学校争取了3个名额,我抢着报了名。到了培训班我才知道,我是唯一的女性。但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争口气,平时就像男孩子一样,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很快改变了大伙儿的看法。学成后,我开着拖拉机在马路上跑,老乡们都惊奇地说,‘看看,大姑娘也能开铁牛’。当时我心里感觉特光荣!”

女子拖拉机队队长

梁军开着拖拉机开荒的故事渐渐传遍四面八方,人们知道新中国有了第一位女拖拉机手。194910月,在共和国诞生的礼炮声中,梁军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成为亚洲妇女代表会议的代表。

听了我的事迹,很多女孩子跑到北大荒要学拖拉机。索耀尔马、陈亚茹、徐霞、袁如芬……一批好姐妹都来了。195063日,我们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我就是队长。”梁军永远忘不了那段艰苦奋斗的日子,她们驾驶着三台苏式“纳齐”拖拉机在荒无人烟的野地里昼夜不停地开荒,喝的是荒野上的溪水,吃的是粗粮和野菜。由于经常遇到狐狸、野狼,为此,拖拉机上备有步枪。“看着我们的拖拉机一走过就是一片肥沃的黑土地,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我们是共和国的主人,是开发北大荒的主力军!”

以北大荒精神育人走特色办学之路


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取决于物质因素,更源于长期办学实践中所积淀形成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品格,后者对学校的影响更全面、更深刻、更持久,是学校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已伴随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走过了辉煌的60个春秋,在为黑龙江垦区的开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继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的优良办学传统,凝炼形成了“以北大荒精神育人”的鲜明办学特色。

追根溯源

——与垦区人民共同创造了“北大荒精神”

北大荒的开发建设,是共和国史册辉煌壮丽的一页。“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瑰宝之一,八一农大与垦区同根同源,既是北大荒精神创造者,也是践行者和传播者。一所大学的办学精神不会凭空产生,需要历史的积淀,也需要实践的磨砺。作为北大荒开发建设中的一支特殊力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也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创业历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始建于1958年,诞生在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由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亲手创建,并兼任校长长达4年之久。学校初建时,受当时的教育方针和客观条件的影响,校址选在了偏远农村,办学条件极为艰苦,办学基础极为薄弱。参加建校的教师和学生绝大多数是刚刚摘下领章、帽徽的复转官兵,他们在王震将军的带领下,自觉继承“抗大校风”,将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带到了八一农大。仅用了7年的时间,全校师生荒原创业,白手起家,使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走上办学正轨。“文革”期间,学校遭受了撤销和复办的艰难历程。改革开放后,学校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然而,随着高校间竞争的全面展开,由办学地理位置劣势所引发的办学危机日益突显,严重威胁学校的发展乃至生存。2003年,八一农大人以惊人的胆略和异乎寻常的勇气,抢抓住历史机遇,仅用10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实现了办学地理位置的战略性迁移,从而掀开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崭新篇章。

正是在这改天换地的沧桑巨变中,八一农大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精神品格,并以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北大荒精神为底蕴,凝练升华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的八一农大精神,成为办学治校、立德树人的独特而又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八一农大人在偏远落后的边疆农村走过了45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了丰厚的办学实绩;也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八一农大人在新世纪里以迁校为契机实现了全面发展的大跨越。

黑龙江垦区的开发建设,为八一农大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基础和平台。学校在长期服务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和能力,发挥着其它同类院校难以替代的作用,垦区各处可见看到八一农大毕业生及科研成果,学校因此享有“垦区黄埔”的美誉。

20172月召开的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对学校做出这样的评价:“八一农垦大学的师生们,继承抗大校风,与垦区人民一道创造了北大荒精神,把边疆沉睡的‘北大荒’变成了祖国富饶的‘北大仓’,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这是黑龙江省委对八一农大做出的历史贡献的鼓励,更是对学校办学精神的充分肯定。

以北大荒精神育人办学,是八一农大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标签,历经时光岁月洗礼,在师生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并渗透贯彻在日常教学和重大专项工作中。凡是接触了解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人,都能感受到这所大学有一种强烈的精神力量。

20187月,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举行。这是黑龙江省属高校首次承办此项国家级赛事,作为承办方,八一农大不辱使命,全力以赴,向全国199所高校的2600多名教练员、运动员呈现了精彩完美的赛事组织接待能力。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为学校颁发“特殊贡献奖”,并给予高度评价:“八一农大人团结奋进、坚韧顽强,表现出了特别强的战斗力,向北大荒精神学习和致敬!”

201711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办学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后,对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师生们的精神状态印象深刻,“我们感受到全校上下对北大荒精神的高度认同。”

使命与责任

——将“北大荒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作为北大荒人,八一农大人对北大荒精神有着天然的历史认同感和深刻的现实体验感。学校自觉肩负起传承北大荒精神的办学使命,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北大荒精神作为一种得天独厚的文化传统和教育资源,全方位融入办学育人之中,着力构建具有农垦特色的思政育人体系,培育蕴含垦区特色和垦区元素的专业学科,打造熟悉垦区、热爱垦区、服务垦区、具有北大荒精神的师资队伍,传承北大荒精神文化,培养具有北大荒精神烙印的现代农业人才。

垦史垦情教育和北大荒精神教育,既是八一农大新教师上岗、新生入校的第一课,也是日常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从20164月开始,八一农大开始派遣青年教师奔赴垦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春耕生产实践,至今已经有五期共200余名青年教师分期分批入驻农场。同时,学校积极组织力量编写针对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的特色教材,并在垦区内建立了一大批教学实习实验基地,使师生们都有机会亲身接触垦区、感受垦区、了解垦区。

作为学校最显著的文化基因,北大荒精神对八一农大师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八一农大农学院郑桂萍教授潜心钻研30年,倾注于水稻科研事业,收获了累累硕果,为垦区的水稻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201612月,郑桂萍荣获黑龙江垦区第四届“感动北大荒”人物,组委会的颁奖词为:“三十载与稻相伴,春华秋实,青丝变白发。为了黑土地的丰收,你把人生最美的青春年华留在了稻田里。躬耕三十载,爱洒万顷田。你对北大荒深深的爱,为水稻事业奉献一生的信念,从不曾改变。”

八一农大1979级毕业生麻晶莉,30多年来勤勤恳恳工作在农业科技推广第一线,成为黑龙江省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并光荣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十六次、十七次党代会代表。近年来,农大毕业生中还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潍柴集团首任“三高”试验队队长常国丽,被誉为“龙江最美职工”的前进农场科技园区主任王丹等诸多优秀毕业生。

为更好地适应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对人才培养方向和质量的要求,从2010年开始,八一农大连续7年从校内选拔了314名优秀毕业生组建了“垦区基层管理人员培训班”,短短几年内已有70余人成长为农场的中层骨干。目前,八一农大已经在垦区建立了6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与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共建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成为大学生们深入学习北大荒精神文化和现代农业的重要窗口。而4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的相继设立,则标志着八一农大为农业现代化培养高端人才上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八一农大自觉承担起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发掘重任。201012月,学校成立了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研究所,成为首家设立北大荒精神与文化专门研究机构的高校。20188月初,学校获黑龙江省社科联批准建立“黑龙江省北大荒精神学术交流基地”,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北大荒精神文化研究方面的传统优势和学术特色。

为进一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学校不断完善以“北大荒精神”为特色的思政课程体系建设。2017年,学校将北大荒精神以案例形式引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程教学之中。

20186月,学校深化实施“北大荒精神育人工程”,把“以北大荒精神育人”纳入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提升为战略规划。通过“一心+双线+三模块+六个一”系列措施,实现北大荒精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功能。近三年,先后有40多支“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垦区开展科技支农、理论宣讲等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曾荣获“垦区优秀志愿服务集体”荣誉称号。

教风学风建设的成效最终反映在育人质量上。2015年学校荣获“全国高校就业工作五十强”荣誉称号,社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八一农大毕业生较好地继承了北大荒精神,具有较强的与现代化大农业相适应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技能。”

北大荒精神,是八一农大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以北大荒精神育人,则是学校的光荣使命。正如诗人郭小川面对大荒沃野的一句呐喊:“继承下去吧,我们后代的子孙,这是一笔永恒的财产——千秋万古长新!”



 ——中国教育报2018910

耕耘之歌

--周玉玲


今天,我们身在英雄的城市大庆,

此刻,我们脚踏的土地黑金飘香。


崭新的八一农大,像英俊的小伙子成熟着健壮的骨骼,

美丽的校园风光,像心爱的姑娘荡起芬芳笑容的面庞。


告别了完达山逶迤的身影,

梦里兴凯湖的涛声,永远是催征的战鼓使人昂扬。


记得四十七年前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十万转业官兵英勇进军北大荒。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王震将军,带着一身硬骨七处枪伤,

大兵团挥师三江平原,

气吞亘古,誓建共和国的大粮仓。


荒原上,我们的将军把深邃的目光投向远方,

如炬的双眸穿透了漫野荆棘,万年苍茫,

将军的手杖,指点着裴德峰下那片荒烟漫草,

那神奇的手杖啊,竟点燃了北大荒教育科技之火,

烧去远古蒙昧,四野蛮荒,

黑土地上第一座大学城,从此拥抱东方的太阳。


苏醒的土地上,南来的大雁在春风里歌唱,

荒原流火,军歌染霞光,

那些带着肩章的学子,挺进没有硝烟的战场,

举世闻名的黑土地生长出无限的憧憬与希望。


创业者,劳动者,战斗者,

拓荒者生命的五铧犁用青春的汗水擦亮。

匍匐身驱,挺直脊梁,

沿着南泥湾的足迹,沿着抗大的方向,

如豆的灯光下,

长满老茧的双手抚过字里行间的乳香,

冰冷的通铺上,

南腔北调的学友笑谈今朝明夕的理想,

刺骨寒风的早春,

顶一空繁星,播下创业的优质良种,

深山老林的冬日,

吼一声号子,抬起建校的擎天栋梁。


将军说,就用“八一”为学校命名吧!

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要牢记心上,

这凝重的嘱托跨越四十七年风烟,

常思常省,历久弥新,永志不忘。


这是一条光明大道,中国农业现代化是前进的方向,

这是一生庄严承诺,长路漫漫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是一个英雄群体,培育现代农业的后备大军,

这是一座红色熔炉,冶炼负重致远的坚韧与顽强。


开荒建校的岁月中,我们和老校长同尝暴风雪的冰霜,

饥饿灾害的年代里,我们和将军同品山野菜的清香,

我们同栽葱郁的青松,我们同写科技的诗行,

我们同度艰难的岁月,我们同享事业的荣光。


一杆“八一”大旗,镌刻多少光荣和梦想,

一腔热血,完达山下好儿女志在四方。


创业长河中浪花朵朵,绽放着不朽的生命芬芳,

我们和学校唇齿相依,患难与共是心与心的交响,

根基深扎沃野黑土,任世事流变雨雪风霜,

乡音已改,青丝白发,

前无古人,后有来者,

不变的良知不变的使命不变的古道衷肠,

奉献青春我们无怨无悔,

奉献终身我们一世风清月朗。


反哺我亲爱的黑土地啊!

养育之恩在我的血液中温暖地流淌。


继承这笔人间最宝贵的财富,

坚守创业者开掘的精神富矿,

披肝沥胆,

我们共创明天的辉煌。

祖先把农业文明奉献给世界,

承继这份遗产是我们的尊贵,我们的光荣。

农字的路标永远矗立在前进的道口,

以农为本是我们不悔的心声。


曾有一个出生在贵阳的贫苦后生,

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八一”映红了他的眼睛。

穿上军装,扛起枪,这是一个时代的憧憬,

入学的第一天,他失望了,

不闻疆场拼杀,黑板上留着小麦大豆的身影。


拔节的庄稼唤醒了人类最朴实的情感,

黑油油的沃土滋养出生命中高贵的心灵,

毕业后,他毅然奔赴黑龙江边一个农场,

春华秋实,娶妻生子,他为农业奉献了整整一生。


四十七年啊,

有多少青春的故事随风传颂,

豆绿麦黄中成熟着我们的精神,我们的人生,

万千学子奔向那广袤的原野,

几代学人三尺讲台是庄严的出征。


遍数龙江垦区一百零五个国有农场,

哪一方土地没有农大学子的勤奋身影?

展开中国现代农业的辉煌巨著,

有我几代农大人书写的奋斗人生。


沧海桑田,日月明明,

八一农大的星座啊,镶嵌在灿烂的农业银河中。

土地是亲娘,万物土中生,

土地是永远读不完的农业圣经,

土壤专家不倦的双脚,丈量过农场八千里路云和月,

植保教授慈爱的目光,抚摸着黑土地万顷稻浪一重重,

三垄栽培这颗夜明珠啊,

闪烁着现代的农业文明。


兴凯湖湿地跋涉着鸟类专家的身影,

二十个春秋谛听丹顶鹤进化乐队的铜管乐声。


创办专业的建筑学教授铮铮硬骨铺成大厦基石,

三十年磨一剑的气象专家笑傲暴风骤雨的天穹。


目光从中国古老的农具上掠过,

农业工程专家把精准农业的前沿追踪。


畜牧是龙江农业半壁江山,

盼五畜兴旺啊,老教授梦里露出欣慰的笑容。


敞开龙江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窗口,

看哪,我们的专家教授永远是队列中的尖兵。


捧起振兴龙江经济贡献奖这颗沉甸甸的奖章,

几多汗水,几多忠诚,

开路的先驱者有的已长眠作古或远在他乡,

那些渐行渐远的身影是记忆的永恒,

我们的队伍中还有年过古稀的老教授,

踏遍青山人未老,

满目青山夕照明。


这是一场真正的接力,

这是壮哉美哉的大写人生,

大洋彼岸学成的游子归来了,

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学子归来了,

归来在母校步履维艰的困境中,

归来在母亲最需要儿女的回报中,

接过那根用艰苦奋斗铸就的接力棒,

第二代学人砥柱中流,破浪乘风。


耕耘者的心灵像黑土一样质朴,

物质的砝码不会倾斜价值的天平,

唯实、坚韧伴随我们朴实的语言掷地有声,

放眼龙江良田沃野,

最高的奖赏是那金秋垄上行,

八一农大的四十七年弹指一挥,

桃李芬芳,硕果累累,今朝红霞满空。

浴火的涅槃之舞,要经五百年的修炼,

新生的双翼,是鼓满的风帆、飞翔的闪电,

一个举校搬迁的历史机遇,是长空惊雷,

再一次唤起八一农大人久久的企盼。


忘不了盼新生入学时你我焦虑的目光,

忘不了无奈的神情注视着一只只南飞雁,

从历任校长到学校的每个教师,

哪一位没有经受哈姆雷特式诘问的考验。


裴德峰下一个滴水成冰的三九天,

两鬓花白的校长站在老式锅炉前,

他的员工们正在低温的家里瑟瑟发抖,老校长的心在颤,

把我变成一根柴吧,

能增加一点温度,

死去我心甘。


边疆办学四十五年举步维艰,

奈何人们宁城毋乡的偏见,

世人都说桃源好,桃花源中只耕田。


犹如逆水行舟啊,八一农大人是倔强的纤夫,

汗水能把石刻的道路滴穿。


一条宽广的航道展现在前方,

盛情的大庆发出深情的呼唤,

这里是中国的石油之都,这里是龙江发展的前沿,

这里有优惠的引进政策,这里需要转型期的科技登攀。


顺应时代潮流,

实现几代人的夙愿,

八一农大的掌舵人勇敢做出决断,

抓住发展机遇,抢站时代制高点,

当年建新址,当年举校搬迁。


一月的黎明湖畔寒风呼啸,开路的先行者面对青天草原,

仿佛听到半个世纪前踏荒的足音,

创业的豪情再一次把岁月点燃。


草原上亮起了西航的明灯,

奠基的礼炮,驱散三月的春寒,

英雄的土地上,我们力拔山兮气盖世,

天降大任于斯业,航道九曲,开弓没有回头箭。


你我还记得三年的那些日夜,

非典疫情如虎相伴,

连降四十二天的阴雨啊,

盼苍天开恩双眼欲穿。


女校长多少不眠之夜白发悄生,

前线后方一样煎熬,心连心背水一战。


正月十五草原上空那轮红月亮,

当年曾悄悄张望过钻塔上多少青春的容颜,

夜夜闪烁的七星北斗,

默默注视新一代建设者熬红的双眼。


我的父老乡亲啊,流血流汗,我们创造奇迹,

我的兄弟姐妹啊,夜以继日,风雨兼程整整三百天。


东方的太阳又一次壮丽地出生,

松嫩平原上崛起一座崭新的校园。


栽下杨柳绽放第一叶祝福的新绿,

巍峨的楼宇,穿梭着张张学子的笑脸,

生态化、园林化、数字化的大学城拔地而起,

工业城市平添美丽的文化风景线,

盐碱地上生长起茂密的梧桐,

发展的力量是最好的请柬,

每一份郑重的协议都是催生光合的一片绿叶,

一百六十个名校学子定会书写未来的新篇。


申博成功的夜晚多少人泪流满面,

但成功的意义绝不是瞬间的震撼,

所有的鲜花和眼泪早已风过无痕,

我们心中呐喊着,挑战!挑战!迎接新的挑战!


是谁赋予我们天长地久的祈盼,

是什么力量让我们今生今世都在苦苦地眷恋,

我们庄严承诺,

我们终生履践,

为了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

我们愿,愿几代人肝胆共日月长天,

来吧!我们并肩挽手,

朝着伟大的目标前进,腾飞谱新篇。

在东部的故园时,我们养成一个习惯,

每天清晨,相约登上裴德峰顶,

放眼远眺,总想看得更远更远,

天边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呼唤,

奋斗无止境,八一农大人的脚下永远是新的起跑线。


我们最清楚,

单纯地理位置的变迁绝不是腾飞的内涵,

校区崭新,高楼矗立更不能代替跨越式发展。


我们告诫自己,

抓住机遇的同时更是迎接严峻的挑战,

没有人同情前进路上的庸人和懒汉。


珍重自己,珍重我们流过的血汗,

珍重自已,珍重我们付出的情感,

道路很远很远,

使命重如泰山。


昨夜星辰闪烁,星空依然灿烂,

但我们必须闻鸡起舞开始新的一天。


俯首千里坦荡的广阔大地,

仰望高耸的钻塔矗立平原,

我们是北大荒的儿女,铁人的后代,

三大精神汇成创业高地的汹涌三江源。


两座平原就像我们的双亲,

一座深情地哺育我们,一座热切地把我们企盼,

拿什么回报我的双亲啊,

扪心自问,夜色阑珊,

我们只能乘势而上,躬下身去,拉紧背上这根纤。


几十年的航程中,手中的舵从不偏离航线,

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优势与特色是心血的凝练。


农学、工学、管理学鼎足三立,

七大学科涵盖的专业合理布局,有序发展。


高素质应用人才始终是我们的培养目标,

建设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农业大学,

是我们宏伟的蓝图,更是我们勤恳的实践。


北大荒千里沃野是我们永远的故乡,

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我们奉献,

立足垦区,服务大农业,本色永不变,

放眼龙江,为区域经济,理当谱新篇。


这是赤子的一颗心啊,

这是八一农大人无怨无悔的宣言,

黑土烁金,

八一农大精神就是求真务实,负重致远。


我们的事业蓬勃发展,我们的目标坚定永远,

王震将军就在队伍前列,铁人和我们挽手并肩。


让广阔的三江平原和连绵的完达山脉作证,

让坦荡的松嫩平原和巍峨的钻塔倾听,

让将军开辟的事业万古长新,

让铁人精神在北大荒儿女心中永远承传。


黑土叠印着黑金,

我们走过昨天和今天,

历史永远是过去的一页和未来的新篇,

八一农大人将迈开大步,

走向辉煌,走向永远。


北大荒人的歌













                                                                               电影《老兵新传》《北大荒人》


扫码观看电影《老兵新传》  扫码观看电影《北大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