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胸怀千秋伟业。心系祖国人民,一路跋山涉水,铸就世纪辉煌。作为中华大地的儿女,我们生逢其时,与有荣焉,我们生生不息,砥砺奋进。在此,共青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委员会,推出,述红色经典故事,忆百年峥嵘岁月,百名团员讲党史专题活动。献礼建党百年,跨越百年,初心不改,迈向复兴,使命在肩。下面,让我们由“百名团员讲党史”中的团员孟芳泽。为你讲述《李大钊平凡的一天》
1919年,李大钊公开阐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次年初,李大钊和陈独秀在北京和上海分别着手筹建中国共产党,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陈独秀写信询问党的名称是否用“社会党”,李大钊回信一锤定音,就叫“共产党”。
当时,李大钊每月的收入完全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据李大钊的学生回忆:“他每天上下班不坐车,中午不回家吃饭时,自带干粮,有时是一张大饼,有时是两个馒头或窝头就点小菜和白开水下肚。他不吸烟,很少喝酒。”即使如此,李大钊的夫人赵纫兰仍然难以应付买米买菜度日的最低开支。
据考证,李大钊把一多半薪金交了党费,用于维持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日常活动,以及购买共产主义文献。李大钊的一部分收入还用来资助学生,并经常到工人中宣讲共产主义,给工人买糖果茶叶。
在白色恐怖下,中共中央为保护李大钊曾通知李大钊等人去武汉成立中央分局,李大钊却回答道:“假如我走了,北京的工作留给谁做?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1927年4月6日,军阀张作霖进入北京后,对共产党员进行抓捕,李大钊也被捕了。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牺牲时不满38周岁。在那个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无疑为处于灾难中的中国人民带去了新的希望,更是为经受了屈辱的中华民族燃起了一场复兴之火。长征路上,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谱写革命的雄伟诗篇;抗日战争中,他们用血肉化作城墙,守护祖国的壮丽山河;到了解放战争,他们又将信念化作长矛,打破了束缚人民的枷锁,解放了人民,解放了国家。新中国成立之际,我们便开始在这条复兴之路上尝试走出新的姿态与新的风采。我们的复兴之火越烧越旺,复兴之路越走越稳。在随后的日子,我们的党正如大钊同志所展望的那样,从建党初期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9000多万党员规模的世界第一大政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学习党史,铭记历史,百名团员为你讲解党的故事,跟随党的足迹,寻找历史的意义,为中华民族复兴,去奋斗!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