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团员讲党史㉟|“腰缠万贯的讨米人刘启耀事迹”

发布时间:
2021-05-24
文章作者:
发布人:
平红
动态浏览次数: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胸怀千秋伟业,心系祖国人民,一路跋山涉水,铸就世纪辉煌。作为中华大地的儿女,我们生逢其时,与有荣焉,我们生生不息,砥砺奋进。在此共青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委员会,推出,述红色经典故事,忆百年峥嵘岁月,百名团员讲党史专题活动,献礼建党百年,跨越百年 初心不改,迈向复兴 使命在肩。

   下面让我们由“百名团员讲党史”中的团员张嘉为你讲述 《腰缠万贯的讨米人刘启耀事迹》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正是这样的苏区好干部。第五次反“围剿”时,中央苏区被敌人包围,经济困难。刘启耀想各种办法节省革命经费。在苏维埃俱乐部的 民主 生活会上,他着重宣布:“我四月份已自带伙食,从五月份起,每月都自带伙食,一直到粉碎敌人五次反"围剿”为止!”他说到做到,从1934年起,他坚持在家里带米到省苏政府办公,这一行动在江西苏区造成 很大的影响,大家纷纷向他学习,节省公家伙食,支持革命战争。刘启耀回家背米,旁人风言风语,他老婆开始不理解,埋怨地说:“省苏主席,连饭都赚不到吃,真没用。”刘启耀并不怪她,耐心地给他讲道理,终于使其明白了共产党人当官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人民谋幸福。

   后来,刘启耀工作忙,没有时间回家里背米,老婆心疼他,就挑米去宁都探望,还嗔怪说:“老公老公,饭要我供。”刘启耀应道:“革命成功,吃穿不穷。”一对夫妻相视而笑。1935年初,刘启耀在于都南部的战斗中被冲散,和部队失去联系,他不敢回家,便隐姓埋名,在遂川一带讨米。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位表面上破衣烂衫的讨米人,原来是省苏区主席,而腰间竟缠着一大包作为党的活动经费的金银。为了保存这笔经费,他宁愿自己去讨,也不愿花费一分一毫。
   刘启耀一边走家串户 装乞丐讨米,一边秘密串连散落在遂、万、泰一带的同志,共达一千余人。1937年初,刘启耀在泰和县马家洲,召集的一批苏区领导干部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临时中共江西省委。刘启耀才将他珍藏了3年的金银拿了出来,作为省委办公费。同志们对刘启耀传奇般地保存了党的经费无不敬佩。

   学习党史 铭记历史。百名团员为你讲解党的故事,跟随党的足迹,寻找历史的意义,为中华民族复兴,去奋斗!去努力!